被野狗咬伤后存在感染风险,主要包括细菌性伤口感染、破伤风以及致命的狂犬病。 关键风险取决于野狗的健康状况、伤口处理及时性以及个人免疫状态,及时清洗伤口并就医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核心措施。
-
细菌感染与伤口处理
野狗口腔携带多种致病菌(如巴斯德菌、厌氧菌),咬伤后6-24小时内可能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深部伤口可能引发败血症或骨髓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就医清创消毒,可大幅降低感染概率。 -
狂犬病的致命威胁
狂犬病通过患病动物唾液传播,潜伏期症状包括恐水、痉挛,死亡率近100%。若野狗携带病毒且未接种疫苗,咬伤后需按0、3、7、14、28天程序接种疫苗,严重暴露者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与其他并发症
污染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导致肌肉僵硬甚至窒息。免疫接种史不足者需补打破伤风针。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出现全身性感染(如脑膜炎、心内膜炎)。
总结:被野狗咬伤后切勿侥幸,第一时间彻底清洁伤口并就医评估,严格遵循疫苗接种计划。避免接触流浪动物,若需救助请联络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