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到后,可能会传染疾病,尤其是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后死亡率几乎为100%。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 咬伤:狂犬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咬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即使未出血,也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
- 抓伤或舔舐:如果伤口未愈合或黏膜暴露,被感染动物舔舐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 接触传播:狂犬病毒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或组织传播,但较为罕见。
狂犬病的症状
- 早期症状:被咬后可能出现低烧、乏力、伤口疼痛或麻木感。
- 典型症状: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多汗、流涎等,通常在感染后1-3个月内发病。
- 晚期症状:出现瘫痪、昏迷,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
- 伤口处理:被咬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 接种疫苗:被咬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严重情况下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
-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挑逗、不靠近陌生的狗或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流浪动物。
总结
被野狗咬到后,狂犬病是主要风险。若被咬,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