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伤的症状可分为局部表现与全身性反应,典型症状包括淤血、肿胀、肌红蛋白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肾功能衰竭,需及时急救。
挤压伤的局部症状表现为受伤部位淤血、水肿、皮肤紫绀或瘀斑,初期可能无明显伤口,随着时间推移,肿胀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皮肤发亮、张力增高的现象。若伤及四肢,指(趾)甲下可能出现血肿,颜色呈黑色。疼痛是早期常见症状,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能伴有麻木感,提示神经受损。
全身性症状多见于严重挤压伤,如内脏损伤或长时间压迫导致的挤压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尿或肌红蛋白尿(尿液呈红色或酱油色),伴随恶心、心慌、甚至神志不清。若伤及内脏,可引发胃出血、肝脾破裂,导致呕血、咯血,进一步发展可能诱发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轻微挤压伤可立即冷敷止血并固定患肢,避免热敷或按摩;若怀疑内脏损伤、出现休克症状或肌红蛋白尿,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医,途中保持肢体静止,不可随意移动伤者。挤压综合征需住院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预防肾衰等干预措施。
日常需警惕钝性物体撞击、爆炸冲击或塌方压埋等高风险场景,受伤后切勿忽视症状,尤其是肿胀持续加重或尿色异常时,应迅速就医以降低致残或致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