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功能突然失代偿时,需迅速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包括体位调整、吸氧、药物干预及必要时的机械辅助治疗。关键亮点为:体位改变减少回心血量、静脉注射利尿剂和强心药迅速缓解症状、镇静药物配合正性肌力药物稳定病情**,并视情况启动高级生命支持手段。
-
体位与基础生命支持:让患者立刻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若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需改为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
药物急救方案:优先静脉推注呋塞米等快速利尿剂缓解肺水肿,缓解喘憋症状;同步使用镇静剂如吗啡以降低焦虑、减少耗氧量,并扩张外周小血管;随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减轻前后负荷;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可静脉输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
-
机械辅助与病因干预:经药物治疗无效者,需紧急启用机械循环支持,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心输出量和重要器官灌注;同时针对诱因进行精准处理,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者立即行冠脉介入治疗,感染性休克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
监测与个体化调整: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动态评估尿量、血氧、血压变化;急性期后过渡至慢性心衰管理方案,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改善预后,配合低盐饮食和适量运动康复计划。
心脏功能突然失代偿需黄金时间内启动阶梯式救治方案,快速利尿、强心、稳定循环为首要目标,并结合个体病因精准干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心血管风险,及时识别胸闷、水肿、夜间呼吸困难等早期预警信号以避免病情急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