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5并非真实存在的病毒,所谓“感染致死”“禁食食物”等消息均为谣言。
XK5病毒是近期在网络上被传播的虚假概念,截至2025年3月,国内外权威机构(包括大连市疾控中心)均未监测到这一名称的病原体,也未发现相关感染病例或死亡报告。该谣言源自对旧有虚假信息的篡改和重新包装,例如曾被用于传播的“SK5病毒”谣言,两者均无科学依据支撑。
-
谣言的起源与传播模式
网络上关于XK5病毒的描述包含“辽宁三人感染致死”“禁食鱼和冷面”等极端言论,此类信息往往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速扩散。此类谣言多采用模糊地点、虚构案例的方式吸引注意,例如声称“辽宁第三医院”患者离世,但经核查无实际对应事件。 -
历史相似谣言对比
类似谣言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SK5病毒”曾被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变种,但实际并无病毒学证据。另一版本则将SK5定义为电脑蠕虫程序,进一步混淆公众认知。此类谣言通常利用公众对新型病原体的恐慌心理放大传播效果。 -
官方应对与健康建议
面对此类信息,应以国家或地方疾控中心等官方渠道为准。例如大连卫健委明确表示,此类谣言属于“旧谣新传”,呼吁市民理性对待未经证实的消息。日常防护应遵循科学指导,例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通用措施,而非基于谣言调整饮食或生活习惯。 -
谣言的社会危害
此类虚假信息不仅造成公众恐慌,还可能干扰正常医疗资源分配。例如谣言中提及“感染人数达3057人”,若公众轻信可能导致医疗机构超负荷应对查询,延误真实病患救治。
若再次遇见类似谣言,可通过交叉验证信息真实性,并主动向相关部门求证。网络空间需共同维护真实信息环境,阻断谣言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