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交生育保险,员工可采取协商补缴、行政投诉、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权,关键要保留证据并明确法律依据。生育保险是法定强制险种,单位拒缴需承担医疗费用赔偿和产假工资差额,员工可通过以下步骤有效维护权益:
-
优先协商补缴
主动与单位沟通,要求依法补缴生育保险并支付相关待遇。引用《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等法律条款,明确单位义务。协商过程需留存书面记录、邮件等证据,若达成协议应签订书面文件。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协商无果时,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流水、未缴社保证明等材料,向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查实后,单位将面临补缴、滞纳金或罚款(欠缴数额1-3倍)等行政处罚。 -
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
若投诉未解决,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生育医疗费、产假工资差额等。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胜诉后单位须强制执行。例如,有案例显示法院判决单位赔偿生育医疗费7200元及津贴4500元。 -
其他注意事项
- 医疗费用与津贴标准:未参保时,单位需全额承担医疗费用,并按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津贴(通常为工资的70%-100%)。
- 时效限制:仲裁需在权益受损1年内提出,超期可能影响维权效果。
总结:员工应尽早行动,通过法律途径确保权益。保留劳动关系证明、生育费用票据等关键证据,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提升胜诉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