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高科技设备实现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以下将分步骤详细说明手术全过程。
1. 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影像学评估(如MRI或CT扫描),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如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术前患者需禁食禁水,并接受必要的麻醉评估。
2. 手术方式
微创手术主要采用两种技术: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C型臂X光机精确定位下,通过直径仅0.7毫米的穿刺针,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直接作用于病变髓核,进行热凝消融,使其变性、凝固并收缩,从而解除神经压迫。
- 显微镜通道辅助MIS-TLIF技术:通过显微镜通道进行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仅需约2厘米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创伤极小,术后恢复快。
3. 手术过程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射频热凝术为例,手术过程包括:
- 穿刺定位:在影像引导下将穿刺针精确送至病变髓核。
- 热凝消融:通过射频能量对髓核进行热凝,使其体积缩小,解除神经压迫。
- 伤口处理:术后缝合小切口,伤口无需拆线。
4. 术后恢复
术后患者需在病房观察6小时,期间需平卧并保持轴线翻身,避免脊柱扭转。6小时后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术后需定期换药,并注意伤口清洁。一般术后3个月内需佩戴腰围,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
5. 术后注意事项
- 卧床休息:术后初期建议卧硬板床2-3周,以减轻腰椎负担。
- 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弯腰、提重物等动作,捡拾物品时需下蹲而非弯腰。
- 循序渐进恢复:术后6个月后可逐渐增加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结
腰间盘突出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的特点,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选择。患者在术前需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及术后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以达到最佳恢复效果。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术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