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院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参保类型、年龄、医院等级等因素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
住院报销比例
-
起付线后 :
-
一级医院:82%(退休职工91%)
-
二级医院:78%(退休职工89%)
-
三级医院:74%(退休职工87%)
-
-
分段报销 :
-
1万-5万元:一级医院90%(退休95%),二级医院85%(退休92.5%),三级医院80%(退休90%)
-
5万-12万元:各级医院均为90%(退休95%)
-
12万元以上:90%
-
-
转院政策 :
- 从低级别医院转至高级别医院,报销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如三级转二级提高2个百分点)
-
-
门诊报销比例
-
在职职工 :社区/一级医院80%-85%,二级医院70%-80%,三级医院60%-70%
-
退休职工 :社区/一级医院85%-90%,二级医院70%-80%,三级医院60%-70%
-
门诊慢特病 :在职职工70%,退休职工80%(恶性肿瘤患者在职75%,退休85%)
-
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
-
住院报销比例
-
起付线后 :
-
一级医院:65%
-
二级医院:60%(6000元起付)
-
三级医院:55%(6000元起付)
-
-
分段报销 :
-
1万-5万元: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三级医院80%
-
5万-12万元:各级医院均为90%
-
-
县二级医院起付线 :400元,市二级医院600元,县三级医院600元
-
-
门诊报销比例
-
普通门诊 :60%(不设起付线)
-
特殊群体 :
-
学生/儿童:60%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部分地区可额外享受200元用药报销
-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起付线差异 :职工医保起付线普遍低于居民医保(如一级医院50元<65元)
-
退休政策 :退休职工在基层医院报销比例更高
-
地区差异 :具体比例可能因城市政策不同存在细微差别,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以上信息综合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报销规则,实际报销金额需结合个人账户余额、自费比例等因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