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医保后看病报销的核心流程是:在定点医院就医时主动出示医保卡/电子凭证,符合报销条件的费用将自动结算(联网医院)或垫付后提交材料手工报销(非联网医院)。关键点包括: ①住院需3日内备案,②门诊需在定点机构,③异地就医提前申请,④报销比例受起付线和目录限制。
-
住院报销
- 联网医院:出院时直接刷医保卡,系统自动扣除医保承担部分,仅支付个人自付金额(如起付线、自费项目)。
- 非联网医院:先垫付全部费用,出院后携带住院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材料,到参保地医保窗口申请报销,审核通过后款项打入社保卡金融账户。
- 异地住院:需提前3天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备案,未备案可能降低报销比例或无法结算。
-
门诊报销
- 职工医保:在定点医院/药店出示医保码,符合目录的费用按比例(如80%)从统筹账户直接结算,剩余部分刷个人账户或现金支付。
- 居民医保:无个人账户,门诊年度限额约300元,需在签约机构就医才能报销。
-
材料与时效
- 必备材料包括医疗发票(盖章)、费用明细、诊断证明、医保卡复印件等,票据丢失无法补办。
- 手工报销需在出院后3-6个月内提交材料,逾期可能失效。
-
注意事项
- 起付线:每年首次住院需自付一定金额(如当地平均工资10%),超出的部分才按比例报销。
- 目录限制:仅报销医保目录内药品、检查项目,自费药需全额承担。
- 结算差异:同城报销比例通常高于异地,退休人员比例高于在职人员。
医保报销规则因地而异,建议参保前详细了解当地政策,就医时主动告知医保身份并保存所有票据。遇到问题可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