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血便或果酱样便,以及早期休克表现。其核心特征是肠壁血运障碍导致的缺血性损伤,病情进展迅速,需立即手术治疗以避免肠坏死或感染性休克。
- 腹痛:疼痛呈持续性且剧烈,初期可能为阵发性绞痛,随后转为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与单纯性肠梗阻不同,疼痛间歇期仍存在持续性隐痛。
- 呕吐:早期即可出现,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血液(咖啡色或血性),高位梗阻时呕吐更频繁,低位梗阻则可能延迟但伴随粪样物。
- 腹胀与腹部包块:腹胀通常不对称,可能触及压痛性肿块(肿胀的肠袢),腹部可见局部隆起或蠕动波。
- 排便异常:完全性梗阻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部分患者可能排出血性黏液便或果酱样便(如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
- 全身症状:早期出现休克迹象(如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或肠坏死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腹痛持续加重合并血便或休克,必须立即就医。绞窄性肠梗阻的黄金救治窗口期极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脓毒血症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