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多线路交汇,促进区域发展
宜昌北站选址于夷陵区龙泉镇万家畈村,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战略定位与区域发展需求
-
多线路交汇枢纽
宜昌北站是鄂西南地区最大的特等高铁枢纽站,将串联沿江高铁、呼南高铁、郑万高铁联络线等多条线路,形成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方向的高铁网络。这一布局将极大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
带动区域经济
项目落地将促进夷陵区及周边县市(如兴山县、当阳市)的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就业机会增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地理与规划因素
-
区位优势显著
位于长江北岸,紧邻三峡大坝,与武汉、荆州等城市形成黄金交通枢纽。其所在的龙泉镇万家畈村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和交通基础,适合作为高铁站点。
-
完善换乘网络
未来可能接入更多高铁线路(如宜兴高铁),形成“1+3”换乘格局,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三、基础设施与设计特色
-
规模与标准
总建筑面积17.33万平方米,站台规模9台20线,总投资约42.4亿元,采用“两岸连山、高峡平湖”设计理念,与三峡大坝景观相融合。
-
功能分区明确
站房地下、地上分层布局,已完成结构施工并转入装修阶段,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
四、政策与实施保障
-
政府主导与规划支持
由宜昌市政府主导规划,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等机构参与前期调研,确保项目符合区域发展战略。
-
企业参与与责任落实
稻花香集团等企业参与建设,依托其产业优势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宜昌北站选址万家畈村是综合考虑交通战略、区域发展、地理条件等多因素的结果,将显著提升宜昌的交通枢纽地位和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