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伤口特征
若伤口呈锯齿状、边缘不整齐,伴有红肿、渗液或出血,可能为老鼠咬伤。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
2. 警惕中毒或感染症状
老鼠咬伤可能引发以下中毒或感染表现:
- 局部症状:持续红肿、疼痛加剧、化脓;
- 全身症状:发热(体温>38℃)、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能出现面部潮红(“三红”)、腰痛(“三痛”)等出血热典型症状;
-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
3. 及时就医检查
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建议在48小时内就医:
- 注射破伤风疫苗(必要时);
- 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排查感染;
- 若怀疑出血热,需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
注意:老鼠可能携带汉坦病毒(引发出血热)、细菌等病原体,不可自行判断中毒风险,需由医生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