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
2024年医保门诊报销新规主要围绕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优化就医体验等方面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一、报销范围扩大
-
门诊定点医疗机构调整
参保居民可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享受门诊报销,不再局限于乡镇卫生院。
-
特殊病种与药品纳入保障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款新药,覆盖抗癌、罕见病等领域,平均降价61.7%。
二、报销比例提高
-
职工医保
-
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至60%(一级及以下)、55%(二级)、50%(三级)。
-
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比例根据缴费档次调整,二档60%、三档70%。
-
-
城乡居民医保
- 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000元,报销比例统一为60%(二档)。
三、门诊待遇优化
-
起付线降低
-
职工医保:一级医疗机构20元、二级40元、三级60元。
-
居民医保:无统一起付线。
-
-
年度结算灵活性
- 允许参保人员选择年底前结算2023年累计费用,避免影响新年度额度。
四、其他改革措施
-
个人账户调整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降低,退休人员每月划入142元(70岁以上)。
-
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共享使用。
-
-
门诊费用纳入保障
- 将门诊紧急抢救、慢性病等纳入报销范围。
五、报销流程简化
- 实现电子化报销,减少患者跑腿。
以上政策旨在减轻参保居民门诊就医负担,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具体细则可能因地区存在差异,建议参保人员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