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少数民族以黎族为主体,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要少数民族构成
-
黎族
-
是海南岛最早的原住民,占海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是海南独有的民族。
-
人口约124万,主要聚居在中南部,集中在琼中、保亭、白沙、陵水等6个自治县及三亚、五指山等市。
-
-
苗族
-
主要聚居在海南中部山区,约7万人,是海南第三大少数民族。
-
其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广西迁徙至此,与黎族有密切渊源。
-
-
回族
- 约1万人,主要聚居在三亚市回辉、回新社区,信仰伊斯兰教。
-
其他少数民族
- 包括壮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等30余个民族,但人口较少且多为解放后迁入。
二、民族分布特点
-
地理分布 :黎族、苗族、回族为世居民族,主要集中于中部和南部;汉族人口则集中在东北部、北部及沿海地带。
-
文化差异 :黎族保留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和建筑风格;苗族有从广西迁移形成的特色文化;回族则保留伊斯兰教文化习俗。
三、历史背景
-
黎族是海南原住民,早在公元9世纪就有记载;苗族多与黎族有历史渊源;回族则主要在19世纪后期迁入。
-
其他少数民族多为20世纪中叶以后迁入的干部、职工或移民。
海南的少数民族以黎族为核心,同时存在苗族、回族等多元民族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