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过敏性紫癜引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从总体概述、具体病因分类及机制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一、总体概述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表现,属于小血管炎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IgA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导致肾脏损伤。这种疾病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具体病因分类
感染因素
- 感染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重要诱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和乙型溶血链球菌感染。约半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其他感染包括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
过敏因素
- 食物:鱼、虾、蛋、奶、豆制品、酒、饮料等异体蛋白容易引发过敏。
- 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预防针等。
- 毒素:如蜂、蛇、蝎子叮咬,以及蚊虫叮咬。
- 其他:如花粉、柳絮、宠物皮毛、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
免疫因素
- 免疫功能紊乱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核心机制。IgA1糖基化异常导致IgA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最终造成肾脏损伤。
遗传因素
- 家族中若有人患有过敏性紫癜或紫癜性肾炎,孩子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环境因素
- 劳累和受凉可能导致感染,从而诱发过敏性紫癜肾炎。
三、机制分析
- 免疫复合物沉积:感染、过敏等因素刺激机体产生IgA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
- 补体激活:活化的补体吸引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损伤。
- IgA1糖基化异常:这种异常导致IgA免疫复合物更容易沉积在肾脏,是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典型病理特征。
四、总结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因复杂,涉及感染、过敏、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上述诱因,同时定期复查尿常规,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