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为主
海南岛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整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环形层状地貌,具体特征如下:
一、地形分层结构
-
核心山脉
以五指山(1867米)和鹦哥岭(1811米)为隆起核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东西两列主要山脉。 - 五指山是海南岛最高峰,东西排列呈锯齿状,是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 鹦哥岭是第二大高峰,也是黎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
次级地形
-
丘陵 :分布广泛,海拔100-500米,集中在山地外围及内陆、西北、西南部,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
-
台地与平原 :占全岛32.6%和28.6%,由河流冲积形成,北部平原较广阔,南部因山丘迫近海岸而狭窄。
-
二、地貌发育特征
-
层状分布 :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结构,梯级递降明显,坡度差异显著。
-
火山与沉积作用 :受地质构造和热带气候影响,形成红树林海岸、珊瑚礁等特殊地貌,热带雨林覆盖广泛。
三、地形对生态与农业的影响
-
农业布局 :形成以山地丘陵为林业带、低丘台地为橡胶种植区、阶地平原为粮油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生态资源 :热带原始森林覆盖山地,孕育珍稀物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其分层结构与热带气候共同塑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