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
-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抑制或杀灭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对于未明确病原体的情况,可先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续调整用药。 -
脓肿引流
- 经皮穿刺引流:通过超声或CT引导置入引流管,排出脓液,降低局部压力,快速缓解疼痛,适用于较小或局限性脓肿。
- 手术切开引流:对较大、复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脓肿,需手术直接清除感染灶,解除压迫。
-
手术切除
若脓肿由肠穿孔、肾脏感染等基础疾病引发,需手术修复原发病灶(如肠段切除、肾部分切除等)。
二、对症治疗
-
镇痛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
- 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适用于剧烈疼痛,需遵医嘱使用以避免成瘾。
-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如地塞米松)可缓解严重炎症反应,但需谨慎以防感染扩散。
-
支持疗法
-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及酸碱失衡,维持生理功能。
- 休息与体位: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腹部压力,疼痛时可采取半卧位。
三、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腹膜后脓肿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需尽早就诊。
- 多学科协作:治疗需结合外科、感染科等多学科意见,制定个体化方案。
- 定期复查: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以上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