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
接触史
短时间内(如数分钟至数小时)吸入高浓度二硫化碳(空气中浓度>1000mg/m³)的职业或生活史。 -
临床表现
- 轻度中毒: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欣快感或情绪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
- 重度中毒: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或出现呼吸衰竭、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实验室检查
- 尿中二硫代物(如二硫代四氢噻唑酸)检测阳性。
- 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水平升高。
- 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波活动或癫痫样放电。
二、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
接触史
长期(≥3个月)接触超过国家允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5mg/m³)的二硫化碳职业史。 -
临床表现
- 轻度中毒:
- 神经衰弱综合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心悸、血压波动等)。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四肢末端感觉减退、肌电图异常)。
- 中度中毒:
- 上述症状加重,伴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
- 脑电图中度异常(如θ波增多)。
- 重度中毒:
- 中毒性脑病(如痴呆、震颤、共济失调)。
- 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出血。
- 轻度中毒:
-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脑电图异常(中度或重度)。
- 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降低。
- 头颅CT或MRI可见脑白质脱髓鞘病变。
三、诊断注意事项
-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脑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中毒等鉴别。
- 动态观察:对疑似病例需多次检测尿二硫代物及脑电图,观察症状变化。
-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体检,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眼科检查。
四、标准更新要点(2022年修订版)
- 新增急性中毒诊断细则,细化慢性中毒分级(轻度、中度、重度)。
- 调整处理原则,强化急性中毒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解毒剂使用)。
- 补充神经电生理检查标准(如肌电图分级)。
如需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并联系职业病防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