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毒的严重性
-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二硫化碳(如浓度≥10g/m³)可迅速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轻度中毒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步态不稳等类似醉酒症状,但重度中毒者可能因脑水肿、呼吸中枢麻痹而致命。 -
慢性中毒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肌无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视神经萎缩或中毒性精神病。 -
不可逆损害
部分中毒者即使脱离接触,仍可能遗留头痛、乏力、精神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
二、高危人群与场景
- 职业暴露:化工生产(如粘胶纤维、橡胶硫化)、实验室使用、仓储熏蒸等场景中,若防护不当或设备故障,易发生急性中毒。
- 误服或自杀:成人经口最小致死量为10ml,误服后可能迅速死亡。
三、急救与治疗难点
- 急性期处理
需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吸氧,呼吸衰竭者需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皮肤接触者需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误服者需催吐或洗胃。 - 并发症风险
脑水肿、抽搐、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能加重病情,需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四、预防措施
- 工业防护:加强通风、使用防爆设备,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并定期体检。
- 日常警惕:避免在密闭空间接触不明化学气味,误触后需迅速就医。
二硫化碳中毒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风险,需严格防护并及时干预。若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