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饮食控制与体重管理
- 热量控制:严格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蔬菜为主,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
- 分餐制:每日5餐,晚餐减少主食量,睡前2小时禁食,延长进餐时间至20-30分钟,增加饱腹感。
- 运动处方:每日1-2小时有氧运动(如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结合抗阻训练(如仰卧起坐、哑铃),避免剧烈运动。
2. 药物治疗(辅助手段)
- 食欲抑制剂:如苯丙胺、西拉吲哚,适用于饮食运动无效的患儿。
- 代谢调节剂:胰岛素分泌抑制剂、脂肪合成阻滞剂等,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 短期对症药物: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药等可缓解缺氧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3. 改善通气与呼吸支持
- 吸氧:缓解低氧血症,改善夜间呼吸暂停。
- 呼吸机辅助:重度睡眠呼吸障碍患儿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 局部肺气管切开:仅用于严重低氧血症或肺心病患者。
4. 手术治疗(最后选择)
- 胃旁路术/小肠改道术:适用于极重度肥胖且减重无效的患儿,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
- 迷走神经切断术:减少胃酸分泌,辅助控制体重。
5. 日常管理与预防
- 行为矫正:记录饮食和运动日记,家庭监督与奖励机制,培养健康习惯。
- 防治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避免感冒诱发心肺并发症。
- 定期监测:每3-6个月评估体重、肺功能及心肺健康状况。
总结
最佳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以减重为根本,结合药物、呼吸支持和行为干预。轻度患儿通过饮食运动即可改善,重度需多学科协作(如内分泌科、呼吸科、外科)。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至专科门诊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