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海拔、季风共同作用
攀枝花气候独特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综合地理、地形及气候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的影响
-
群山环绕的立体气候
攀枝花被大凉山、横断山等山脉环绕,形成天然屏障,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同时山脉的抬升作用导致降水集中。这种地形造就了“夏季长、雨季集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
海拔与海拔带的影响
市区海拔1224.8米,处于1000-1500米的最佳人类生存海拔区间,紫外线较强但气候温和。与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如成都)相比,攀枝花夏季气温更低(平均24.6℃),湿度更适宜(70%左右),形成凉爽气候。
二、季风与气候调节
-
焚风效应
冬半年受南支西风影响,气流经横断山脉下沉增温,叠加地形阻挡,形成“焚风效应”,进一步提升了气温。
-
雨季与旱季分明
6-10月为雨季,降水占年降雨量的90%;11月-次年5月为旱季,干燥少雨。这种季节性降水分布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
三、其他因素
-
日照与太阳辐射
全年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太阳辐射强(578-628千焦/平方厘米),蒸发量大,加剧了气候干燥特性。
-
地理位置
作为四川南向门户,攀枝花是连接四川与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微弱,进一步强化了其独特气候。
攀枝花气候的独特性是地形、海拔、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其成为四川省内气候条件最为温和湿润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