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特殊面容:前额突出、面颊扁平、鼻梁平塌、眼距宽阔。
- 关节脱位:先天性多发性大关节脱位,以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为主,常伴肱骨下端发育不全。
- 手足异常:手指呈香肠型或短棒状,足部马蹄内翻或外翻畸形。
-
影像学检查
- X线/CT检查:
- 大关节脱位呈对称性改变(如膝关节胫骨前移、髋关节脱位、肘关节尺侧脱位)。
- 足部畸形(马蹄足内/外翻)及额外骨化中心(跟骨后方、手/腕/膝/肘等部位)。
- 颅骨异常(前额扁平、鼻梁凹陷、顶枕部缝间骨)及脊柱侧弯、裂等。
- X线/CT检查:
二、辅助诊断依据
-
家族史
- 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需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患者。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排查其他潜在疾病(如感染、代谢异常)。
-
基因检测
- 检测相关基因突变(如FLNB基因)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
其他检查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如主动脉根部扩张、瓣膜异常)。
三、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 拇指宽阔综合征(Rubinstein-Taybi):无多发性大关节脱位。
- 关节松弛综合征(Ehlers-Danlos):无典型骨骼畸形。
- 扁平面容综合征(Otopalatodigital):仅部分畸形,无大关节脱位。
四、诊断流程建议
- 初步筛查:根据特殊面容、关节脱位及足畸形进行临床评估。
- 影像学确认:通过X线/CT明确骨骼异常。
- 基因检测:对疑似病例或家族史阳性者建议基因检测。
- 排除其他疾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排除相似病症。
五、注意事项
- 产前诊断:有家族史的孕妇可通过产前基因检测早期干预。
- 多学科评估:关注智力、视力、听力等系统发育,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以上标准综合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遗传学证据,需由儿科或骨科医生结合多学科会诊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