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 射线接触史:甲状腺接受大剂量急性照射(剂量≥200Gy)。
- 发病时间:通常在照射后2周内发病。
- 症状与体征:
- 甲状腺局部压痛、肿胀,可能伴颈部皮肤红斑或水肿。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手抖、发热)或重症甲状腺危象。
- 实验室指标:
- 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
- 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等辅助指标。
二、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 射线接触史:甲状腺累积剂量≥0.3Gy(职业性照射)或≥0.2Gy(非职业性)。
- 潜伏期:通常≥1年(职业性)或数月至数年(非职业性)。
- 临床表现:
- 甲状腺肿大,多数无压痛,可能伴颈部压迫感或不适。
- 甲状腺功能减退(如乏力、怕冷、血脂升高等)或亚临床甲减(仅实验室异常)。
- 实验室与影像学: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
- 甲状腺超声显示肿大、回声不均或结节形成。
三、辅助诊断要点
-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早期可见甲状腺摄碘率降低。
- 鉴别诊断:需排除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
- 职业暴露评估:需结合职业史及辐射剂量记录(如GB/T 16148等标准)。
四、处理原则
- 急性期:脱离辐射源,对症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重症需处理甲状腺危象。
- 慢性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监测甲状腺功能,癌变者需手术切除。
具体诊断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并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如GB 16386、GBZ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