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菌治疗
- 首选药物:青霉素G为首选抗生素,成人每日800万~1200万U,儿童每日20万U/kg,分次静滴。若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氯霉素(成人每日最高4g)或红霉素、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
- 耐药处理:若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磺胺药耐药,需改用青霉素G或头孢曲松。重症患者推荐头孢曲松(成人2g/次,每12小时1次;儿童50mg/kg/次)。
- 疗程与监测:需足疗程治疗,体温正常后复查脑脊液,避免耐药菌产生。
二、对症支持治疗
- 退热与镇静:高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物理降温,惊厥时用副醛或水合氯醛灌肠,避免使用过量镇静剂影响病情观察。
- 纠正代谢紊乱:暴发型患者需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
- 防治并发症:昏迷患者需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炎、褥疮,补充营养支持;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脱水,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三、特殊处理
- 感染性休克:早期联合抗菌药物,快速补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山莨菪碱。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肝素,监测凝血时间,补充凝血因子。
- 脑水肿与脑疝:甘露醇快速静滴,必要时手术减压。
四、预防措施
- 隔离与防护:患者需飞沫隔离至症状消失,密切接触者使用利福平或头孢曲松预防。
- 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总结
早期明确诊断、规范抗菌治疗及综合支持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若出现昏迷、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需多学科协作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