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常用药物包括以下三类:
一、首选用药
-
利多卡因
- 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起效快且副作用较少,尤其适合急性发作期。
- 需注意高剂量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心脏传导阻滞。
-
普罗帕酮
- 兼具钠通道阻滞作用,可有效终止室性心动过速,适用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儿。
- 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二、备选用药
- 胺碘酮
-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或病情复杂的情况,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发挥作用。
- 长期使用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肺纤维化风险。
三、其他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的心动过速,但更多用于室上性类型。
- 维拉帕米:对特定类型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有效,但需警惕低血压风险。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患儿年龄、体重、基础疾病等,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 监测与评估:用药期间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 综合治疗:若药物效果不佳,需考虑电复律或射频消融等非药物干预手段。
(注:当前时间为2025年04月04日,以上信息需结合临床最新指南和医生判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