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牛预产期管理的技巧:
-
准确推算预产期
- 母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天左右,预产期的推算方法是配种日期加9个月再加9天。例如,某头母牛在5月1日配种,那么它的预产期大约是次年2月10日。
- 对于一些不确定具体配种日期的情况,可以通过直肠检查法等判断怀孕时间和胎儿发育情况,以便更准确地预估预产期。
-
做好产前准备
- 环境准备:在预产期前2-3周,将母牛转入清洁、干燥、温暖、通风良好的产房或单独的产栏。保持产房安静,避免噪音和干扰,光线柔和,温度保持在10℃-15℃,湿度控制在60%-70%。提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地面可撒生石灰,然后铺设30厘米以上干燥垫草。
- 物资准备:准备好接产所需的物品,如干净的毛巾、消毒药水(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剪刀、助产绳、手套等。确保有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供应。
- 人员准备:安排专人负责观察和照顾临产母牛,熟悉助产技术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
-
关注母牛状态
- 行为变化:母牛分娩前1-2周,可能会出现精神不安、时起时卧、食欲减退、频繁排尿和排便等现象。临近分娩时,母牛会寻找安静的地方,呼吸急促,尾根抬起,频繁回顾腹部。
- 生理变化:乳房膨大,乳头红润,可挤出初乳;外阴部肿胀松弛,黏膜潮红,有少量透明或半透明的黏液流出;骨盆韧带松弛,尾根两侧凹陷。
- 体温变化:在正常临产前,母牛的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一般可升高到38.5℃-39.5℃,但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如果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
合理调整饲养
- 营养供给:在妊娠后期,要根据母牛的体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适当增加营养供给,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以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要。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
- 饲喂方式: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每天分2-3次投喂,避免一次投喂过多导致母牛消化不良或瘤胃积食。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不喂霉变、变质的饲料。
- 饮水管理: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水温应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热。在分娩前1-2天,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防止分娩时因腹压过大而造成尿失禁。
-
适时进行助产
- 观察分娩进程:当母牛出现分娩征兆后,要密切观察其分娩过程。正常情况下,母牛会自然排出胎儿,无需人工干预。但如果分娩过程超过6-8小时仍未完成,或者出现胎儿胎位不正、难产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助产。
- 助产原则:助产时要遵循“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让母牛自然分娩为主;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助产措施”的原则。在助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母牛的产道和胎儿的安全,避免过度用力或操作不当造成损伤。
- 产后护理:胎儿娩出后,要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黏液,防止窒息。然后帮助母牛排出胎衣,如果胎衣不下,可注射催产素或采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要对母牛的后躯和产房进行消毒,更换干净的垫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牛预产期管理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通过准确的预产期推算、充分的产前准备、细致的母牛状态观察、合理的饲养调整以及适时的助产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成活率,保障母牛的健康与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