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在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发生了部分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以下是具体的形成原因:
-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使患侧上肢动脉血压下降,而颈动脉和椎动脉的血压相对偏高,从而引起血液逆流。
- 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动脉炎:以多发性大动脉炎常见,其头颈型可累及头臂干、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巨细胞动脉炎等也可累及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使其发生炎症改变,出现血管狭窄,进而引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先天性因素:为胎儿期锁骨下动脉发育不良所致,常同时伴有心脏及主动脉等其他部位的畸形。
- 医源性因素:如对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并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者进行血管手术矫正时,可能引起本综合征。
- 外伤性因素:车祸使胸部受伤,在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侧发生挫伤性血栓形成,可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 其他因素:如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左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栓塞、转移性癌栓等,也可能导致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当上述情况导致锁骨下动脉近心段狭窄或阻塞时,患侧椎动脉由于虹吸作用,血液会发生逆流,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从而导致椎 - 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