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肠道负担。
- 饮食调整:严重者需禁食,通过输液补充营养;轻中度患者可口服补液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补液,必要时使用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并补充钾、碳酸氢钠。
二、药物治疗
- 常用抗真菌药物:
- 克霉唑:广谱抗真菌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妊娠早期禁用。
- 制霉菌素:对念珠菌抗菌活性高,孕妇及5岁以下儿童慎用。
- 氟康唑/伊曲康唑:适用于深部真菌感染,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 两性霉素B:多烯类抗真菌药,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用药原则: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药物,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药。
三、支持治疗
- 营养支持:重症患者需静脉输注营养液,维持维生素及矿物质平衡。
- 对症治疗:发热时物理降温,腹泻严重者止泻,腹痛缓解可短期用解痉药。
四、去除诱因
- 停用相关药物: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需及时停药。
-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需积极治疗以增强免疫力。
五、手术治疗
仅限并发症处理:如并发肠穿孔、梗阻或脓肿形成,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注意事项
-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药物。
- 预防复发:避免滥用抗生素,注意饮食卫生,增强免疫力。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