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
发热:
- 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或间歇性高热,体温可能在38℃ - 39℃甚至更高。
- 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或真菌在心脏内繁殖,释放毒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
乏力:
- 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即使轻微的活动也会感到明显的劳累。
-
进行性贫血:
-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
体重下降:
- 患者在患病期间往往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心脏杂音:
- 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
- 原有的心脏杂音可因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而发生改变,出现粗糙响亮、呈海鸥鸣样或音乐样的杂音。
-
皮肤变化:
- 皮肤上可能出现散在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此即Osler结节。
-
关节疼痛:
- 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尤其是在腿部或背部。
-
头痛:
-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头痛的症状。
-
脾肿大:
- 患者的脾脏可能存在充血水肿,因此会出现脾脏肿大的情况。
-
血小板减少:
- 心内膜炎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影响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从而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情况。
-
贫血:
-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引起微血管栓塞,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运输,导致贫血的发生。
-
血尿:
- 如果感染沿着瓣膜周围的菌栓扩散至肾小球,则可能导致肾小球损伤,此时可能出现血尿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