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生素治疗
- 早期足量用药: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抗生素,通常疗程为4-6周,强调早期、联合、足量、足程原则。
- 针对性选择: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用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钠或头孢曲松钠联合庆大霉素。
- 草绿色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
- 真菌或耐药菌感染:需调整抗生素方案,必要时联合抗真菌药物。
2. 手术治疗
- 适应症:包括严重瓣膜反流、心力衰竭、赘生物脱落风险高、感染无法控制等情况。
- 术式选择:
- 瓣膜修复:适用于部分瓣膜损伤较轻的患者。
- 瓣膜置换:感染严重或瓣膜功能严重受损时需置换人工瓣膜。
- 介入手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适用于特定类型感染。
3. 支持性治疗
- 纠正并发症:如贫血、心力衰竭时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常用华法林或肝素,需监测凝血功能。
4. 特殊注意事项
- 血培养监测:治疗期间需反复进行血培养以评估疗效。
- 多学科协作:需心内科、心外科、感染科等多学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提示:心内膜炎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延误可能导致瓣膜损伤加重或感染扩散。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及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