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行播散
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肺部,形成原发灶。当肺部结核未及时控制时,结核杆菌可经血液播散至肾脏,引发肾结核。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
其他部位结核的扩散
若儿童同时患有肺结核、骨关节结核或肠结核等,结核杆菌可能通过淋巴系统或直接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结核。 -
免疫力低下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力,增加结核杆菌感染肾脏的风险。 -
接触传染源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未规范治疗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重要的感染途径。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播至呼吸道后,可能进一步侵入肾脏。 -
遗传与环境因素
部分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易感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生活在结核病高发地区、卫生条件差等环境因素也会提高感染概率。
病理过程:
结核杆菌侵入肾脏后,初期在肾皮质形成微小病灶,逐渐发展为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最终形成空洞。若未及时治疗,病变可能向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其他部位扩散。
提示:
小儿肾结核早期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尿频、尿急或血尿,需结合尿液检查、影像学(如超声、CT)及结核菌培养明确诊断。早期规范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