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影响心脏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心室在舒张期不能充分充盈,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输出量也随之降低,无法满足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等,随着病情进展,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
- 引发并发症:
- 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较为常见,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一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还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后果。
- 肺部感染:由于肺循环淤血,肺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肺部感染又会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 肝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会导致肝肾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长期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等,进一步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 水与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患者常需要使用利尿剂来减轻心脏负荷,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水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影响心脏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导致死亡: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会逐渐恶化,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尽管其具体预后目前研究资料显示仍存在争议,但总体来说,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预后不良。
不过,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血管紧张素受体 - 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改善心脏功能等,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