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情志因素:长期的精神压抑、情绪波动、心理负担过重,如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久了会化火,沿着经络往上冲,引发奔豚气。突然受到惊吓,或过度忧郁思虑,会引起气机逆乱,致使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进而引发奔豚气。
- 寒邪侵袭:人体本身阳气不足,再受到外界寒邪侵袭,或过食生冷食物,寒邪就容易侵入冲脉。冲脉起于下焦,循腹部至胸中,寒邪可顺着冲脉往上冲,从而导致奔豚气。
- 误汗伤阳:治病时若错误地使用了发汗的方法,导致人体阳气受损。尤其是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就会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引发奔豚气。
- 饮食不当:过食寒凉、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损伤脾胃,导致中焦气机不畅。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不畅则易影响肝气的疏泄,使气机上冲,进而引发奔豚气。
- 体虚久病:素体阳虚,或久病体虚,导致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如肾气不足,气机运行失调;心阳不足,水饮停聚下焦,都可能引发奔豚气。
奔豚气的形成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并与冲脉的关系尤为密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气机逆乱,有气、寒、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