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时就医并控制血糖
出现皮肤感染症状(如红肿、流脓、瘙痒等)应立即就医。首要任务是控制血糖,高血糖会加重感染,需通过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调整至正常范围。 -
局部处理与消毒
- 清洁患处: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抓挠或摩擦。
- 消毒方法:根据感染类型选择碘伏、聚维酮碘或三型安尔碘外敷,抑制细菌或真菌。
- 保持干燥:穿透气衣物,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感染。
- 针对性用药
- 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类、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
- 真菌感染:外用达克宁霜、克霉唑栓等抗真菌药物。
- 严重感染:若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结合清创和抗生素治疗。
- 日常护理与预防
- 保湿护理:洗澡后涂抹无刺激保湿霜,缓解皮肤干燥。
- 避免刺激:洗澡水温≤37℃,禁用碱性肥皂,减少皮肤损伤。
- 定期检查:重点观察足部、私密处等易感染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特殊情况处理
- 糖尿病足:若感染累及足部,需严格清创、包扎,必要时住院治疗。
- 胰岛素注射部位感染:轮换注射部位,避免重复使用针头,发现红肿立即停用并就医。
提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易反复,需长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