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表现多样,其具体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受照剂量及个人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对放射性肺炎表现的详细归纳:
-
早期症状
- 刺激性干咳:这是放射性肺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干咳,咳嗽可能较为剧烈且难以控制。
- 气急、气促:患者常感到呼吸急促,活动后症状可能加剧。
- 胸痛:放射性肺炎可能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刺痛或钝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可能加重。
- 低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
中期症状
- 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需要吸氧治疗。
- 高热:伴发细菌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
- 湿性啰音:在急性期,患者肺部可能出现湿性啰音。
-
晚期症状
- 杵状指:病情逐渐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杵状指(手指或脚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 慢性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持续咳嗽,并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
- 全身水肿、腹胀、消化不良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继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水肿、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
影像学表现
- 胸部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肺内出现与放射野一致的弥散性模糊阴影,边缘不整齐;纤维化期则显示照射野内肺组织出现条索状或类团块状影,并有局限性肺不张、纵隔移位等表现。
- 胸部CT检查:早期表现为与照射野一致的磨玻璃样、斑片状轻度密度增高影;晚期则表现为纤维索条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放射性肺炎的表现复杂多样,从早期刺激性干咳、气急、低热等症状到晚期可能出现的杵状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症状,均需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