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已达到132.9万,这一数字已超过美国的感染人数。以下是关于中国艾滋病现状的详细信息。
当前艾滋病患者人数
感染者总数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总数达到了1,329,127例,其中HIV感染者740,787例,AIDS患者588,340例。
新增感染者数量
2024年上半年,全国报告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例,预计全年新增感染者人数将超过11万人。
死亡人数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达474,006例。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024年性传播所占比例超过98%,其中异性传播占比约70%,同性传播占比约24%。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仍然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主要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等,母婴传播则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中国政府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2024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目标为90%以上。
综合干预措施
全面落实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的规定,推广暴露后预防措施,规范实施暴露前预防措施,加强对易感染危险行为人群的干预。
检测和治疗
各地制定针对性筛查计划,开展便利可及的检测服务,推广检测、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和感染者随访服务。
艾滋病的社会影响
社会歧视
艾滋病患者在社会中面临歧视和偏见,这使得他们不敢轻易暴露身份,甚至避免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和咨询,影响了数据统计的真实性。
防治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划,如《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截至2024年,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已达到132.9万,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但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社会歧视和复杂的传播途径。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加强综合干预措施是当前和未来防治工作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