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农业和畜牧业
青藏高原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以下两种类型,且两者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一、河谷农业
-
分布区域
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和湟水谷地(青海)。这些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约1000-4000米),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且水源充足,是高原上难得的适宜耕作区域。
-
主要农作物
-
青稞 :是河谷农业的核心作物,适应高寒气候,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
小麦 :在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也有种植,但产量受限于高海拔和土壤条件。
-
其他作物 :包括豌豆、马铃薯、油菜等。
-
-
发展条件
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风力较小,水源丰富,且受季风影响显著,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畜牧业
-
分布区域
覆盖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高寒草甸和山地。这些区域地势高、气候寒冷,草原广袤,适合放牧牛羊等牲畜。
-
主要畜种
-
牦牛 :适应高寒环境,是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畜种,用于运输、耕作和乳制品生产。
-
藏绵羊 :也是重要畜种,适应高原气候,主要用于羊毛和羊肉生产。
-
其他畜种 :包括藏山羊、藏羚羊等。
-
-
生产特点
以游牧为主,自给率较高。牦牛等牲畜耐寒性强,能适应高海拔环境,且能反刍利用草料。
三、其他说明
- 自然条件限制 :高原整体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风力大,不适宜大规模种植业发展。- 农业特色 :青藏高原农业以“河谷农业+畜牧业”为主,形成互补关系。例如,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小麦,周边高原发展放牧。
综上,青藏高原的农业发展依托地理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农业与高寒畜牧业并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