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支出 属于当期损益 ,具体说明如下:
一、营业外支出的定义与范围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如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净损失)
-
盘亏损失(如库存商品、原材料短缺)
-
非常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
公益性捐赠支出
-
罚款支出
-
其他营业外收支(如汇兑损失、因重组产生的损失)
二、营业外支出与当期损益的关系
-
当期损益的构成
当期损益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营业外收支(含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
营业外支出的会计处理
营业外支出作为损益类科目,需在利润表中列示。具体处理规则如下:
-
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利润总额
-
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为“营业外支出”,下方可能细分至“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子项目
-
三、注意事项
-
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但会影响净利润。营业利润仅包含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期间费用,而营业外收支属于利润表中的独立板块。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虽归类为营业外支出,但仍需在当期损益中体现,反映企业当期的综合收益情况
综上,营业外支出是当期损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直接影响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