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的命名源于历史沿革和地理特征,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历史渊源
-
小英村的命名
秀英区境内曾有小英村,与相邻的大英村并称“二英”。该名称源于两村相邻的地理特征,后因“小英”不够典雅,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命改为“秀英”,并沿用至今。
-
行政区划演变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立秀英乡,隶属广东省海口市八乡镇联防办事处。
-
1950年海南建省后,秀英区逐步发展为县级行政单位,1990年升格为海口市秀英区。
-
二、地理特征
-
地理位置
秀英区位于海口市西北部,东接龙华区、西邻澄迈县,北临琼州海峡,南靠马鞍岭,海岸线长达20公里,是海南岛出入中国大陆的重要门户。
-
自然与人文景观
区内拥有丰富的热带海滨资源,包括沙滩、海岸等自然景观,以及地质公园、观景海岸等人文景点,形成独特的滨海城市风貌。
三、其他说明
-
与炮台无关 :虽然海口市另一区域以“秀英炮台”命名,但该名称与秀英区无关,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立命名。
-
行政区划调整 :1982年海南建省后,秀英区逐步发展为县级行政单位,1990年升格为海口市辖区。
综上,海口市秀英区的名称既承载着历史记忆,又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历史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