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不熟练的原因可从人员素质、管理流程和培训体系三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一、人员素质因素
-
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医学理论基础,对疾病病理生理理解不深,导致操作规范执行不到位。例如,药物剂量计算错误(如将qd误写为qn)或新药品使用不当。
-
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缺失
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漠的护士可能简化操作流程、偷工减料,甚至依赖他人完成护理任务,增加护理差错风险。
-
沟通能力不足
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存在障碍,如使用专业术语导致患者误解,或因缺乏同理心忽视患者主诉,影响护理效果。
二、管理流程因素
-
标准化流程不完善
不同医疗机构或科室之间操作流程不统一,导致护士在换班或转科时需重新适应,易出现操作混乱或错误。
-
培训体系不健全
新护士入职培训不足,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滞后,无法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方法。
-
监督和反馈机制缺失
护理操作缺乏有效监督,错误发生后未及时反馈和纠正,导致问题反复发生。
三、培训体系因素
-
基础技能培训薄弱
新护士对基础操作规范理解不透彻,如静脉穿刺、导尿等技能不熟练,影响整体护理质量。
-
持续教育不到位
医院未能提供及时更新的专业知识培训,导致护士对新型医疗设备或新药品的使用能力不足。
-
带教制度执行不严格
带教老师对护生监管不力,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易引发操作失误。
四、其他因素
-
工作压力和心理素质 :频繁轮岗、高强度工作导致护士疲劳、紧张,影响操作准确性。
-
物资设备不足 :药品、设备性能不佳或数量短缺,限制了护理技术的正常开展。
整改建议 :需从强化基础培训、完善标准化流程、建立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同时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