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卡跨省就医最新政策指南
一、备案流程优化
-
线上备案步骤
- 入口: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小程序,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
- 操作流程:
- 实名认证后选择备案类型(长期居住或临时外出);
- 填写就医地、参保险种等信息;
- 阅读告知书并提交材料(可容缺办理个人承诺书)。
- 进度查询:备案记录页面实时跟踪审核进度。
-
线下备案
- 参保地医保局窗口办理,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等材料。
二、备案类型与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居住及常驻工作人员,需提供户口簿、居住证或工作证明等。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含转诊就医、急诊抢救等,允许通过承诺制容缺备案(需6个月内补交材料)。
三、报销政策调整
- 直接结算规则:
- 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住院费用可直接刷医保卡结算。
- 长期备案人员可双向享受参保地与备案地待遇。
- 报销比例差异:
- 备案后按就医地标准结算,通常比参保地低5%-10%。
- 未备案:需手工报销,比例更低且需提供发票、病历等材料。
四、急诊与特殊情况处理
- 急诊就医:视同已备案,无需额外操作。
- 外伤费用:签署承诺书后,无第三方责任的外伤费用可纳入跨省直接结算。
五、医保个人账户跨省使用
- 适用范围: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异地就医门诊/住院费用,支持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
- 操作方式:通过“医保钱包”功能跨省转账(需双方开通账户)。
- 试点地区:截至2025年3月,覆盖17个省份146个统筹区。
六、注意事项
- 定点医院选择:须提前查询并选择就医地联网定点医院,非定点机构需自费后手工报销。
- 材料保留:备案后保留就医票据,以备后续核查或补充材料。
政策动态:2025年起,多地推行备案材料简化(如容缺承诺制)和结算方式规范化。建议跨省就医前拨打参保地医保局电话(区号+12393)确认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