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协商协议书是医患双方就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需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协议基本信息
-
当事人信息
医疗机构(甲方):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及职务
患者(乙方):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住院号(住院患者)
-
纠纷背景
简述患者就诊时间、诊断结果及争议焦点
二、核心条款
-
赔偿项目与金额
明确列明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及具体金额,或约定计算方式(如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生活费等)。
-
支付方式与时间
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约定具体支付期限(如协议生效后30日内)。
-
协议效力
-
支付完成后,双方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所有争议终止,乙方不得再主张权利或要求第三方追究责任;
-
若一方反悔,需支付违约金(如补偿金额1倍)并返还已付款项。
-
三、附加条款
-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
明确约定不通过医疗鉴定明确责任,双方自愿协商解决。
-
患者权益保障
-
死亡患者家属需在约定时间内处理遗体;
-
患者或其近亲属放弃通过医调委、卫生行政部门或法院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
-
-
违约责任
除违约金外,可约定其他责任(如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四、签字与生效
- 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卫生部门备案一份。
注意事项
-
协议中应充分披露医疗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争议;
-
若涉及重大医疗决策(如继续治疗),需取得患者明确同意;
-
法律纠纷解决前,建议通过医调委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降低诉讼风险。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条款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签订前由法律专业人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