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他在1932年首次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劳伦斯的生平和成就
-
早年生活:欧内斯特·劳伦斯于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坎顿的一个教师家庭。他在中学时就对无线电和电路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学术生涯:
- 1922年,他从南达科他大学毕业,获得化学学士学位。
- 1923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
- 1925年,获得耶鲁大学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27年,担任耶鲁大学助理教授。
- 1928年,被聘为加州大学物理学副教授。
- 1930年,担任加州大学物理学正教授。
-
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 1929年,劳伦斯从一篇文献中受到启发,提出了回旋加速器的构想。
- 1931年,他与学生合作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径只有12厘米,可以拿在手里,加速粒子能量可达到0.8MeV。
- 1932年,回旋加速器首次研制成功,这一发明对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荣誉和贡献:
- 193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3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1939年,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参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主管用电磁法分离制造原子弹用的铀-235工作。
欧内斯特·劳伦斯的发明和贡献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大科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