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以下将详细介绍固定义齿的制作过程、材料选择、设计步骤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固定义齿的制作过程
首次就诊
- 口腔检查与评估:医生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牙齿缺失情况、牙周健康状况和咬合关系等,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固定义齿修复。
- 牙体预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修复体类型,对两侧的基牙进行牙体预备,包括磨除部分牙体以形成固位体所需的形态。
- 取模与灌模:使用双层硅橡胶印模法取全牙列印模,确保印模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然后使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模,形成可卸代模型。
再次就诊
- 试戴与调整:医生会将制作好的修复体在患者口内试戴,检查其边缘密合度、邻接松紧度及咬合情况。如有需要,医生会对修复体进行调整或重做,直至达到满意的结果。
- 粘接与固定:确认修复体无误后,医生会使用专用的粘接剂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基牙上,确保粘接剂的均匀涂抹和多余粘接剂的去除,以确保修复体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固定义齿的材料选择
金属材料
- 钴铬合金: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可能导致牙龈发黑。
- 纯钛:生物相容性极好,强度高,重量轻,但价格较贵且易氧化。
陶瓷材料
- 氧化锆: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美观度,适用于前牙修复,但可能影响核磁共振检查。
- 玻璃陶瓷:强度高,透光性好,适用于后牙修复,能够提供良好的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
复合材料
- 树脂材料:美观性好,但耐磨性较差,常用于临时冠或补牙。
固定义齿的设计步骤
基牙选择
- 支持与固位作用:考虑基牙的牙周膜面积、冠根比、根的外形与结构等因素,确保基牙有足够的固位力和支持力。
- 共同就位道:确保基牙的共同就位道,避免固位体就位时出现问题。
固位体设计
- 抗力形和固位形:设计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保护牙体牙髓牙周健康。
- 材料选择: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固位体的固位力和美观度。
桥体设计
- 恢复形态和功能:设计桥体以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确保桥体的强度和美观度。
- 自洁作用:桥体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自洁作用,减少食物嵌塞和细菌滋生。
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 缺牙数目:固定义齿最适合修复一个或两个缺失牙,基牙条件符合要求。
- 基牙条件:基牙应健康稳固,牙周组织无炎症,牙根长大稳固。
舒适度
固定义齿体积小,接近于原缺失牙的大小,无异物感,不会影响发音和咀嚼功能。
戴牙后的注意事项
- 饮食调整:避免吃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对义齿和基牙造成损伤。
- 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清洁义齿与基牙之间的缝隙。
固定义齿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从首次就诊的口腔检查、牙体预备和取模,到再次就诊的试戴、粘接和调整,每一步都需要精确和细致的操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是确保固定义齿稳固、美观和耐用的关键。患者在佩戴固定义齿后,应注意饮食调整和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固定义齿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固定义齿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修复方式,适用于特定人群和情况,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以下是关于固定义齿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的详细说明:
适用范围
- 年龄要求: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最佳修复年龄为20-55岁。
- 缺牙数量:适合少数牙缺失的情况,前牙1-4个,后牙1-2个为限,且间隔缺牙不多者。
- 基牙条件:基牙应健康、稳固,能够承受修复体的咬合力。
- 口腔卫生:患者应具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维护。
- 全身健康: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耐受牙体制备和修复过程。
禁忌症
- 青少年患者:由于牙齿尚未发育完全,不宜进行固定义齿修复。
- 严重咬合问题:如深覆合、交叉咬合、过度磨耗等,无法通过调磨来协调咬合关系者。
- 牙槽骨吸收过多:缺牙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尤其是前牙区缺损者。
- 牙周疾病:牙龈进行性炎症,牙槽骨吸收严重,或邻牙有牙髓或牙周疾病未治疗者。
- 缺牙时间过长:缺牙时间过久,导致邻牙倾斜、咬合关系紊乱,下颌运动受限者。
- 夜磨牙或不良咬合习惯:这类患者容易导致固定义齿出现崩瓷、脱落或桥体折断。
固定义齿的基牙选择标准
选择固定义齿的基牙时,需要考虑以下标准:
-
牙周健康:
- 基牙应无炎症,牙根无松动,牙周膜和牙槽骨健康。
- 牙周病、深龋等会损害基牙健康,需额外评估。
-
牙冠和牙根条件:
- 牙冠高度适宜,形态正常,牙体健康。
- 牙根应粗长、稳固,多根牙支持最好,不存在病理性松动。
- 根周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
牙髓状况:
- 活髓牙最佳。
- 牙髓病变经彻底治疗且不影响修复效果者也可选用。
- 死髓牙需经根管治疗后,牙根强度较好。
-
位置和倾斜度:
- 基牙的轴向位置基本正常,无过度倾斜或扭转错位。
- 不影响固位体的预备及基牙间的共同就位道。
-
支持力和稳定性:
- 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大于或等于缺失牙的牙周膜面积(Ante法则)。
- 基牙数目不宜过多,通常2~4个为宜,位置应分散以增强稳定性。
-
美观和功能:
- 前牙修复时,美观性更重要,需考虑邻牙的形态特点。
- 后牙修复时,功能性更重要,需确保咀嚼力的有效传递。
-
年龄和口腔卫生:
- 适宜年龄为20~60岁,但具体视个体情况而定。
- 口腔卫生较差的患者需进行牙周洁治并保持口腔清洁。
-
咬合关系:
- 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区的牙槽嵴顶粘膜至对颌牙牙合面有正常的牙合龈距离。
- 对颌牙无伸长,邻牙无倾斜。
选择基牙时,需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保基牙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稳定性,同时兼顾美观和功能需求。
固定义齿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
固定义齿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是确保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下是对固定义齿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的详细介绍:
制作工艺
-
取模:
- 传统印模:使用藻酸盐或硅胶等印模材料获取口腔内的精确模型。
- 数字印模:利用口腔扫描仪获取数字化模型,提高精度和效率。
-
模型制作:
- 修整模型:对取出的模型进行修整,确保其符合制作要求。
- 制作代型:将修整后的模型用于制作义齿的代型。
-
义齿制作:
- 金属内冠制作:通过铸造或切削工艺制作金属内冠。
- 上瓷:在金属内冠上逐层添加瓷粉,经过高温烧结完成全瓷冠的制作。
- 最终调整:对完成的义齿进行精细调整,确保其就位和美观。
材料选择
-
金属全冠:
- 优点:强度高,耐磨,适用于后牙修复。
- 缺点:金属色泽影响美观,可能引起牙龈变色或过敏。
-
金属烤瓷冠:
- 优点:结合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适用于前后牙修复。
- 缺点:金属与瓷的结合处易发生崩瓷,可能影响美观和健康。
-
全瓷冠:
- 优点:美观自然,透光性好,生物相容性高,适用于前牙修复。
- 缺点:强度相对较低,不适合承受较大咬合力的区域。
-
氧化锆全瓷冠:
- 优点:高强度,美观自然,适用于前后牙修复,生物相容性好。
- 缺点:价格较高,制作工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