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畅决”是一个政府工作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一种工作机制或理念。以下是对“重畅决”的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重畅决”由三个关键词组成,分别代表不同的工作重点:
- 重:强调重视群众诉求,特别是那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体现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畅:注重畅通沟通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或问题积累。
- 决:强调决策的果断性,要求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作出决策,并落实到位。
2. 具体实践
“重畅决”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群众诉求的受理与解决:通过优化群众诉求受理机制,推动诉求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直达基层政府。
- 信访工作的改进:通过畅通信访、热线、网络等渠道,建立健全“四早”工作机制(早回应、早处置、早协调、早解决),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
- 基层治理的创新:例如,通过网格化管理、设立“板凳会”等方式,加强干群互动,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 作风转变:要求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杜绝“虚、躲、冷、粗、假”等不良现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3. 实际案例
“重畅决”理念在多个地方政府得到了落实,例如:
- 砀山县玄庙镇:该镇通过“重基层、畅系统、决责任”的方式,推动群众诉求受理的常态化和长效化,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
- 霍山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畅决”被具体解释为“重诺言、畅两信、决诉求”,强调重视承诺、畅通沟通、果断决策。
- 六安市孙岗镇:通过“重畅决+民生呼应”模式,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4. 总结
“重畅决”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实效的工作理念,旨在通过畅通沟通、重视诉求和果断决策,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这一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和完善,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