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或圆形肺部阴影,可表现为实性、部分实性或磨玻璃密度。其形成可能与感染、炎症、环境暴露或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核心特征
-
分类标准
- 按大小: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10mm)、结节(≥10mm)。
- 按密度: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
-
病因与性质
- 良性常见原因:包括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痊愈后的钙化灶,或环境刺激(如石棉暴露)引发的免疫反应。
- 恶性风险因素:结节快速生长、直径≥10mm、边缘模糊(如毛刺征)或伴随咯血、胸痛等症状时,需警惕肺癌可能。
-
临床处理原则
- 对于<5mm且形态规则的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 若结节稳定(如长期无大小变化),多为良性,无需过度干预。
- 直径≥8mm或密度异常的结节需结合增强CT、活检等进一步评估。
备注
肺结节本身并非疾病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动态影像变化综合判断。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也可能引起肺部结节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