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传导异常的现象,其核心特征是心脏存在异常的传导通路(房室旁道),导致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以下是关于预激综合征的详细介绍:
1. 定义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冲动通过房室结以外的附加通道(旁道)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导致心电图上出现特定的预激波。当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被称为预激综合征。
2. 症状
- 主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心慌、胸闷、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由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
- 严重情况:若心率过快,特别是持续发作的心房颤动,可能导致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恶化为心室颤动和猝死。
3. 原因
预激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心脏存在异常的传导通路(房室旁道),这些旁路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与某些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相关。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点五,男性患者更为常见。
4. 诊断方法
-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可发现典型的预激波(QRS波群起始部粗钝)。
- 电生理检查:用于精确确定异常传导通路的位置和性质。
- 症状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心悸、晕厥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5. 治疗方法
- 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 心动过速发作患者:
- 药物治疗:使用延长房室旁路不应期的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
- 射频消融术:这是目前根治预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通过阻断异常传导通路,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特殊情况:合并房颤的患者禁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维拉帕米),应优先考虑电复律或射频消融。
6. 总结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射频消融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无需过度干预,但应定期随访。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治疗,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脏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