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岁青少年长期食用鲜白茅根可能导致脾胃虚寒、电解质失衡及肝肾代谢负担加重,但短期适量饮用可辅助清热利尿。
- 脾胃损伤风险:白茅根性寒,长期大量摄入易导致脾胃虚寒,引发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尤其青少年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需谨慎。
- 利尿与电解质失衡:白茅根含钾盐,利尿作用显著,但长期过量可能引发尿频、电解质紊乱,甚至影响肾功能。
- 潜在肝肾负担:其成分需经肝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尤其对发育中的器官存在潜在损害风险。
- 短期合理使用的益处: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饮用可缓解感冒发热或血热症状,但需控制泡制温度(60-70℃)和频次,避免连续长期使用。
提示:青少年饮食应以均衡营养为主,如需药用白茅根,建议遵医嘱短期使用,并搭配温补食材(如小米粥、牛奶)减少寒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