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境牧羊犬轻微咬破皮后,通常无需打狂犬疫苗,但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犬只免疫史及10日观察法综合判断。 关键点包括:① 家养已接种疫苗的边牧风险极低;② 肥皂水冲洗15分钟是首要处理;③ 二级暴露需接种疫苗,三级暴露加打免疫球蛋白。
-
暴露等级判定标准
皮肤无破损(一级暴露)无需处置;轻微破皮无出血(二级暴露)需接种疫苗;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接触(三级暴露)需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边牧咬伤多为二级暴露,若犬只接种过疫苗且精神正常,可暂缓接种并启动10日观察。 -
10日观察法应用
肇事犬在咬人后10日内保持健康(无异常进食/行为变化),则被咬者可终止疫苗接种。该方法适用于有主犬且已接种2针以上狂犬疫苗的情况,观察期间建议先完成首针接种。 -
伤口紧急处理流程
立即用20%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或使用药膏,48小时内密切观察红肿热痛情况,出现感染征兆需就医。
注意:流浪犬/未免疫犬咬伤必须接种疫苗,孕妇儿童同样适用此标准。若边牧近期有异常攻击行为,建议立即完成全程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