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伤后,可能引发的后遗症包括伤口感染、狂犬病风险、瘢痕增生、神经损伤及心理创伤等,其中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近100%,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
感染风险:狗的口腔携带多种细菌(如巴斯德菌、葡萄球菌),咬伤后若未及时清洗消毒,可能导致伤口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深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
-
狂犬病威胁:即使家养狗接种过疫苗,若未全程规范免疫或处于潜伏期,仍可能传播病毒。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痉挛等症状,几乎无法治愈。
-
瘢痕与功能影响:咬伤较深可能遗留明显瘢痕,若伤及关节或神经,可能导致活动受限、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需通过手术或康复治疗改善。
-
心理后遗症:尤其是儿童可能产生对狗的长期恐惧、焦虑或睡眠障碍,需心理干预缓解。
总结:被家养狗咬伤后,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彻底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必要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针。观察伤口变化及自身症状,一旦出现发热或异常疼痛立即复诊。